鞍马劳顿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ān mǎ láo dùn
成语注音 ㄢ ㄇㄚˇ ㄌㄠˊ ㄉㄨㄣˋ
成语简拼 aml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鞍馬勞頓
成语英文 travelworn(foot-weary)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成语示例


恐王侄一路远来,鞍马劳顿,故令王侄回营安歇。(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二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成语典故

顿:困顿。长途策马跋涉,劳累疲困。元.杨显之《潇湘雨》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说岳全传》四二回:“恐王侄一路远来,鞍马劳顿,故令王侄回营安歇。”亦作“鞍马劳倦”。《水浒传》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亦作“鞍马劳神”。《水浒传》五○回:“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主谓 长途骑马跋涉,劳累疲困。《说岳全传》42回:“恐王侄一路远来,~,故令王侄回营安歇。”△用于描写旅途辛苦。也作“鞍马劳倦”、“鞍马劳神”。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马~。~鞒。~韂(chàn )(马鞍和垫在马鞍下面的东西。亦称“鞍鞯”)。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鞍』

《韻會》同鞌。 《前漢·李廣傳》令皆下馬解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