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疲人倦


   疲:疲劳;倦:劳倦。人马疲倦困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ǎ pí rén juàn
成语注音 ㄇㄚˇ ㄆ一ˊ ㄖㄣˊ ㄐㄨㄢˋ
成语简拼 mpr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馬疲人勌
成语英文 Both men and horses are exhausted.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疲:疲劳;倦:劳倦。人马疲倦困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几名女眷,个个人强马壮,袍甲鲜明,全不似预料中的受到袭击,衣甲不全,~的样子。 梁羽生《萍踪侠影录》第三十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


成语典故

见“人困马乏”。《吴子·治兵》:“~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身体劳累的感觉:~乏。~倦。~劳。~惫。~敝。精~力尽。 懈怠,不起劲:~塌。~软。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疲乏:疲~。~怠。~意。~容。~色。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厌~。~飞(喻厌倦仕宦而归隐)。~游(厌倦游宦生涯)。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疲』

《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麋切,𠀤音皮。 《說文》勞力也。 《玉篇》乏也。 《增韻》倦也。 《前漢·萬石君傳》慶慙不任職,上書曰: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無以輔治。 《後漢·光武紀》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又《增韻》止也。  又《管子·小匡篇》諸侯以疲馬犬羊為幣。 《注》疲謂瘦也。  又《集韻》或作罷。 《左傳·成十六年》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 《釋文》疲,亦本作罷。  又《類篇》章移切,音支。病也。 《類篇》或作疷。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倦』

《廣韻》渠卷切《集韻》《正韻》逵眷切,𠀤權去聲。懈也。疲也。 《禮·儒行》敦行而不倦。  又倨也。 《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見一士焉,方倦龜殼而食蛤梨。 《註》楚人謂倨爲倦。  又叶渠運切,音郡。 《劉楨·魯都賦》至於日昃,體勞怠倦。一張一弛,文武之訓。 《說文》力部作𠢏,人部作〈亻𠨟〉,音義同。宜合倦爲券字,重文不必分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