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飞魄散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ún fēi pò sàn
成语注音 ㄏㄨㄣˊ ㄈㄟ ㄆㄛˋ ㄙㄢˋ
成语正音 “散”,不能读作“sǎn”。
成语简拼 hfp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魂飛魄散
成语英文 almost swooning with fright
成语俄文 смертéльно напуганный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成语示例


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得魂飞魄散。(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成语典故

魂魄离开躯体而散失。形容惊恐万状。宋.刘宰《鸦去鹊来篇》诗:“日日鸦鸣期会到,血洒公庭深不扫。遂令著处听鸦鸣,魂飞魄散心如捣。”《水浒传》三三回:“刘高听得,惊的魂飞魄散;惧怕花荣是个武官,那里敢出来相见?”《红楼梦》一五回:“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的魂飞魄散。”也形容被诱惑、吸引而精神迷离,不能自持。元.高文秀《啄机.玉抱肚》套曲:“这娇人何方姓名?素不曾识面调情,平白地将人勾引,魂飞魄散,使我战兢兢。”亦作“魄散魂飞”。元.无名氏《百花亭》三折:“可正是船到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魄散魂飞。”明.徐霖《绣襦记.慈母感念》:“骇得我魄散魂飞一似痴。”《野叟曝言》一一三回:“陈芳、王彩魄散魂飞,军心大乱,各思逃窜。” 并列 旧说,“魂”是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原指人离死不远了。后亦指人惊恐不已的状态或精神因外界刺激而集中的样子。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元·高文秀《啄木儿》套曲:“平白地将人勾引,~,使我战兢兢,觅尽天涯不见形。”《封神演义》45回:“方弼、方相身高三丈有余,力大无穷,怎敢惹他! 把宜生吓的~。”△用于形容人的精神。→魂不附体 ?聚精会神。 也作“魂飞胆颤”、“魂飞胆裂”、“魂飞胆落”、“魂飞胆破”、“魂飞胆丧”、“魂飞胆战”、“魂飞魄荡”、“魂飞魄散”、“魂飞魄丧”、“魂飞魄飏”、“魂飞魄越”、“魂飞神丧”、“魂耗魄丧”、“魂飘魄散”、“魂飘神荡”、“魂丧神奇”、“魂亡胆落”、“魂消胆丧”、“魂消魄夺”、“魂消魄丧”、“魄荡魂飞”、“魄荡魂摇”、“魄散魂飞”、“魄散魂飘”、“魄散魂消”、“魄消魂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灵。鬼~。~不附体。 指精神或情绪:~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不守舍。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别地:刀子~快。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丢魂落~。魂飞~散。 精神,精力:~力。气~。体~。 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古同“粕”,糟粕。 古同“珀”,琥珀。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 排遣:~心。~闷(mèn)。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没有约束,松开: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 分开的,分离的:~居。~乱。~座。~兵游勇。 零碎的:~碎。~装。~页。 中医称药末:~剂。丸~膏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魂』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𠀤音渾。 《說文》陽氣也。 《易·繫辭》遊魂爲變。 《禮·檀弓》魂氣則無不之也。 《左傳·昭七年》人生始化爲魄。旣生魄,陽曰魂。 《疏》魂魄,神靈之名。附形之靈爲魄。附氣之神爲魂也。 《淮南子·說山訓》魄問於魂。 《註》魄,人隂神。魂,人陽神。 《白虎通》魂,猶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 《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穢。  又《揚子·太𤣥經》魂魂萬物。 《註》魂魂,多貌。  又《韻補》叶胡勻切,音芸。 《曹大家·東征賦》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艱,音勤。  又叶胡勬切,音弦。 《黃庭經》赤帝黃老與我魂,三眞扶胥共房津。津,音煎。

『魄』

《唐韻》《正韻》普伯切《集韻》《韻會》匹陌切,𠀤音拍。 《說文》隂神也。 《玉篇》人之精爽也。 《禮·祭義》魄也者,鬼之盛也。 《註》耳目之聰明爲魄。 《疏》魄,體也。若無耳目,形體不得聰明。 《關尹子·四符篇》因意有魄,因魄有精。 《白虎通》魄者,迫然著人,主於性也。  又《晉語》其魄兆乎民矣。 《註》魄,形也。  又《爾雅·釋詁》魄,閒也。 《疏》閒謂閒隙也。  又《爾雅·釋木》魄,榽橀。 《註》魄,大木,細葉,似檀。 《疏》魄,一名榽橀。  又《後漢·西南夷傳》哀牢夷出虎魄。 《註》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虎魄,如斗。初時如桃膠,凝堅乃成。  又《書·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 《傳》月二日近死魄。 《疏》魄者,形也。謂月之輪廓無光之處名魄也。 《釋文》魄,漢書律歷志作霸。詳雨部霸字註。  又《集韻》白各切,音泊。聲也。 《史記·周本紀》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爲烏,其色赤,其聲魄云。 《註》馬融曰:魄然,安定意也。  又與粕同。 《莊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已夫。 《音義》司馬云:爛食曰魄。一云糟爛爲魄。  又作粕。  又《廣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𠀤音托。落魄,貧無家業。 《史記·酈生傳》家貧落魄。 《漢書註》應劭曰:志行衰惡之貌。師古曰:失業無倚也。○按《史記》《漢書》俱音薄。  又與薄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旁魄四塞。 《荀子·性惡篇》雜能旁魄而無用。 《註》旁魄,廣博也。

『散』

《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𠀤音傘。㪔,通作散。 《易·說卦》風以散之。 《禮·曲禮》積而能散。  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 《註》散,放也。  又《博雅》布也。 《廣韻》散,誕也。 《增韻》又宂散,閒散。 《韻會》不自檢束爲散。 《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 《註》不在可用之數。  又姓。 《書·君奭》有若散宜生。 《傳》散氏,宜生名。  又酒尊名。 《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 《註》漆尊也,無飾曰散。 《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 《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 《禮·禮器》賤者獻以散。 《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𠀤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又藥石屑曰散。 《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又琴曲名。 《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又《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𠀤音鏾。義同。  又《集韻》相干切。與跚同。 《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 《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