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候旦


   见“鸡鸣戒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 míng hòu dàn
成语注音 ㄐ一 ㄇ一ㄥˊ ㄏㄡˋ ㄉㄢˋ
成语简拼 jmh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鶏鳴候旦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鸡鸣戒旦”。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成语典故

同“鸡鸣戒旦”。宋 徐铉《和张先辈见寄》之二:“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见“鸡鸣戒旦”。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2:“~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等待: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 看望,问好:伺~。问~。 时节:时~。气~。~鸟。~虫。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儿。症~。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早晨:~暮。通宵达~。枕戈待~。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日(a.明天:b.白天)。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花~。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候』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𠀤音後。訪也。  又伺望也。 《前漢·張禹傳》上臨候禹。  又《釋名》候,護也,可護諸事也。  又候人,道路迎送賔客之官。 《詩·曹風》彼候人兮,何戈與祋。  又斥候。 《孫奕示兒編》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俗作堠。  又氣候,證候。  又叶後五切,音祐。 《楊泉蠶賦》爰求柔桑,切若細縷。起止得時,燥溼是候。 《說文》有𠊱無候。互見前侯字註。

『旦』

《唐韻》《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𠀤丹去聲。 《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 《玉篇》朝也,曉也。 《爾雅·釋詁》旦,早也。 《書·大禹謨》正月朔旦。 《詩·陳風》穀旦于差。  又《大雅》昊天曰旦。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曲阿,是謂旦明。  又《詩·衞風》信誓旦旦。 《箋》言其懇惻款誠。 《疏》旦旦猶怛怛。 《釋文》旦旦,《說文》作𢘇𢘇。  又《詩·衞風·朱傳》旦旦,明也。  又《前漢·惠帝紀》當爲城旦舂者。 《註》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𠛬也。  又震旦,西域稱中國之名。 《樓炭經》蔥河以東名震旦。  又盍旦。 《禮·坊記》相彼盍旦。 《註》盍旦,夜鳴求旦之鳥。  又與神同。 《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 《註》旦當爲神,篆字之誤也。  又《韻補》叶都眷切。 《庾敳·意賦》宗統竟初不別兮,大德亡其情願。天地短於朝生兮,億代促於始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