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 míng jiè dàn
成语注音 ㄐ一 ㄇ一ㄥˊ ㄐ一ㄝˋ ㄉㄢˋ
成语简拼 jmjd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鶏鳴戒旦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晋书·文苑传·赵至》:“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托。”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诗经 齐风 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成语典故

源见“鸡鸣之助”。谓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晋书.赵至传》:“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托。” 主谓 戒旦,指黎明时警人睡醒。鸡一啼叫就醒。形容怕误正事而催促早起。语本《诗经·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晋书·文苑传·赵至》:“~,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托。”△多用于指人的勤奋方面。也作“鸡鸣候旦”。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防备:~心。~备。~严。~骄~躁。 革除不良嗜好:~除。~烟。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刀。~尺。斋~。 准备:~途。~装。 古同“界”,界限。

早晨:~暮。通宵达~。枕戈待~。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日(a.明天:b.白天)。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花~。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戒』

《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𠀤音介。 《說文》警也。 《書·大禹謨》警戒無虞。  又諭也。 《書·大禹謨》戒之用休。  又告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戒賔。 《註》告也。 《聘禮》戒上介亦如之。 《註》猶命也。  又《廣韻》愼也,具也。  又備也。 《易·萃卦》戒不虞。 《註》備不虞也。  又《易·繫辭》聖人以此齊戒。 《註》洗心曰齊,防患曰戒。 《朱子·本義》湛然純一之謂齊,肅然警惕之謂戒。  又守也。 《周禮·夏官·掌固》夜三鼜以號戒。 《註》謂擊鼓行夜戒守也。  又《司馬法》鼓夜半三通,號爲晨戒。  又通作誡。 《易·繫辭》小懲而大誡。 《前漢·賈誼傳》前車覆,後車誡。  又與界同。 《史記·天官書》星茀於河戒。  又《唐書·天文志》江河爲南北兩戒。  又《韻補》叶居吏切,音記。 《六韜》將不常戒,則三軍失其備。  又叶紀力切,音亟。 《詩·小雅》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旦』

《唐韻》《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𠀤丹去聲。 《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 《玉篇》朝也,曉也。 《爾雅·釋詁》旦,早也。 《書·大禹謨》正月朔旦。 《詩·陳風》穀旦于差。  又《大雅》昊天曰旦。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曲阿,是謂旦明。  又《詩·衞風》信誓旦旦。 《箋》言其懇惻款誠。 《疏》旦旦猶怛怛。 《釋文》旦旦,《說文》作𢘇𢘇。  又《詩·衞風·朱傳》旦旦,明也。  又《前漢·惠帝紀》當爲城旦舂者。 《註》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𠛬也。  又震旦,西域稱中國之名。 《樓炭經》蔥河以東名震旦。  又盍旦。 《禮·坊記》相彼盍旦。 《註》盍旦,夜鳴求旦之鳥。  又與神同。 《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 《註》旦當爲神,篆字之誤也。  又《韻補》叶都眷切。 《庾敳·意賦》宗統竟初不別兮,大德亡其情願。天地短於朝生兮,億代促於始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