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宋书·武帝纪》:“遂乃三浮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龙荒朔漠之长,莫不回首朝阳,沐浴玄泽。”
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明 宋濂《法海精舍记》:“远而龙荒蛮甸,弁 韩 巴僰之人,莫不持芗膜拜。” 并列 龙荒,漠北。蛮甸,古代称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形容边远少数民族居住之地。明·宋濂《法海精舍记》:“远而~,弁、韩、巴、之人,莫不持芗膜拜。”△含贬义。用于边远之地。→龙荒朔漠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 包有:“奄有龟蒙,遂~大东,至于海邦”。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子(毛坯)。
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田野的出产物:“纳货贝于君,则曰纳~于有司”。 治理。
古同“畋”,打猎。
古同“乘”,古代划分田、里的名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光切,音肓。 《說文》蕪也。一曰草掩地也。 《周語》田疇荒蕪。 《韓詩外傳》四穀不升謂之荒。 《爾雅·釋天》果不熟爲荒。 又廢也。 《書·蔡仲之命》無荒棄朕命。 《傳》無廢棄我命。 又大也。 《詩·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書·益稷》惟荒度土功。 《傳》大治度水土之功。 又《書·禹貢》五百里荒服。 《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又掩也。 《詩·周南》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又空也。 《吳語》荒成不盟。 又蒙也。 《禮·喪大記註》在旁曰帷,在上曰荒。 又《集韻》同慌。 《楚辭·哀郢》荒忽其焉極。 又通肓。 《史記·扁鵲列傳》搦髓腦揲荒。 《註》荒,膏荒也。 又地名。 《水經注》荒谷東岸有冶父城。 《梁元帝·𤣥覽賦》夕瞻荒谷之寺。 又歲名。 《爾雅·釋天》大歲在己曰大荒落。 又姓,見《通志·氏族略》。
『蛮』《直音》蠻字省文。 《唐韻》莫還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還切,𠀤音獌。 《玉篇》南夷名。 《書·禹貢》三百里蠻。 《傳》以文德蠻來之不制以法。 《周禮·夏官·大司馬》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 《疏》蠻者縻也,縻繫之以政敎也。 《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 《唐書·南蠻傳》有十姓白蠻,五姓烏蠻。 又綿蠻,鳥聲。 《詩·大雅》綿蠻黃鳥。 又蠻蠻,鳥名。 《山海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又水名。 《戰國策》灓水齧其墓。《春秋後語》作蠻水。 又雷名。 《道書》五雷,五曰蠻雷。 又姓。 《通志·氏族略》蠻氏芈姓,荆楚之後因氏焉。 又《韻補》彌鄰切,音民。 《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叶上珍字韻。 又《古音攷》叶音眠。 《曹植·王粲誄》翕然鳳舉,遠竄荆蠻。身窮志達,居鄙行鮮。
『甸』《唐韻》《集韻》《韻會》𠀤堂練切,音電。 《說文》天子五百里地。 《書·禹貢》五百里甸服。 《傳》規方千里之內謂之甸服,爲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 又六十四井之地。 《禮·郊特牲註》十六井爲丘,四丘六十四井曰甸。 《疏》一甸之中,出長轂一乗,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又《周禮·地官·載師》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註》公邑爲六遂餘地。 又《縣師》掌邦國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 《註》自邦國以及四郊之內。 《左傳·襄二十一年》罪重於郊甸,無所伏竄。 《註》郭外曰郊,郊外曰甸。 又治也。 《書·多士》乃命爾先祖,成湯革夏俊民甸四方。 《傳》天命湯更代,夏用其賢人治四方。 《詩·小雅》信彼南山,維禹甸之。 《傳》甸,治也。 《釋文》甸,毛讀田見反,鄭讀繩證反。 又挺也。 《揚子·太𤣥經》天甸其道。 《註》言天挺立其道于上也。 又官名。 《禮·文王世子》磬于甸人。 《註》甸人,掌郊野之官。 《周禮·天官》甸師。 《註》甸師,主共野物官之長。 又《春官》甸祝。 《註》甸之言田也,田祝之官。 又《禮·少儀》納甸於有司。 《註》甸謂田野之物。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亭年切,音田。 《五音集韻》取禽獸也。 《周禮·春官·小宗伯》若大甸,則帥有司而饁獸于郊。 《註》甸,讀曰田。 《周禮·春官·肆師》凡師甸用牲于社宗則爲位。 《疏》師謂出師征伐,甸謂四時田獵。 《釋文》甸,音田。 又《集韻》石證切《韻會》實證切《正韻》時正切,𠀤音盛。 《左傳·哀十七年》良夫乗衷甸。 《註》衷甸,一轅卿車。 《周禮·地官·小司徒》四丘爲甸,四甸爲縣。 《註》甸之言乗也,讀如衷甸之甸。甸,方八里。 《釋文》甸,繩證反。 又《字彙補》以證切,音媵。漢地名。甸氐道,屬廣漢郡。李奇讀。 又《韻補》叶池鄰切,音𨻰。 《劉劭瑞龍賦》有蜿之龍,來游郊甸,應節合義,象德郊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