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 tǐ tóu dì

五体投地


拼音 wǔ tǐ tóu dì 
注音 ㄨˇ ㄊ一ˇ ㄊㄡˊ ㄉ一ˋ
词性 成语  
繁体 五體投地

词语解释

五体投地    [wǔ tǐ tóu dì]

1   指两肘、两膝和头顶着地,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adulate; 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sb. in admiration;


引证解释

1   双肘、双膝及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 印度 表示虔敬的行礼方式,佛教沿用。

2   泛称跪拜。

3   比喻佩服到极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同徵友 万柘坡 光泰,精于五七古。


国语辞典

五体投地  【wǔ tǐ tóu dì】

1   本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仪式,指双膝双肘及头五处著地,佛教徒沿用此礼以敬三宝。后比喻非常钦佩。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安龙媒对你这样的天人,只有五体投地了。」 《老残游记·第六回》:「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心悦诚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