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zú

士族


拼音 shì zú 
注音 ㄕˋ ㄗㄨˊ

词语解释

士族    [shì zú]

1   又称“世族”。东汉后期在地主阶级中逐渐形成的大姓豪族。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享有特权。士族势力在南北朝时最盛,至唐末消亡。


引证解释

1   世族。 东汉 以后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的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享有特权。士族制度于 南北朝 时最盛,至 唐 末渐趋消亡。

2   泛指读书人,士类。


国语辞典

士族  【shì zú】

1   南北朝重门阀,缙绅之家,自成一特殊阶级,以别于庶民,称为「士族」。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皆享有特权。

  《晋书·卷八〇·王羲之传》:「家世士族,而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北史·卷三八·裴佗传》:「河东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无乡音。」

英语   land-owning class, esp. during Wei, Jin and North-South dynasties 魏晉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