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 [míng táng]
1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英 courtyart; ground for drying grains;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例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英 palace (in ancient times, a place for an emperor to declare punishment and prize or instructions);
1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2 传说 雷公 问人的经络血脉, 黄帝 坐明堂以授之。故后世医家称标明人体经络、针灸穴位之图为“明堂图”。称人身上的一个针灸穴位为“明堂”。参阅 宋 于惟德 《〈铜人腧穴灸图经〉序》。
3 墓前祭台。又称为券台。参见“券臺”。
4 道教称两眉之间为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
5 旧时看风水所用的术语。指墓前的所谓地气聚合的地方。见 明 缪希雍 《葬经翼·明堂论》。
6 相术术语。按八卦方位划分手掌,明堂位于手掌的正中央即掌心。
7 名堂;花招。
8 方言。院子。
9 方言。打晒粮食的场地。
1 古代天子举行大典的地方。也作「翼室」。
2 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3 堪舆家称墓前聚水的地方。
4 墓前的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