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横、竖弯钩
<名>
(1) 文体名。亦称七体,骚体的一种 [a kind of literary form]。如:七体(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汉·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曹植有《七启》,张协有《七命》) (2)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四十九天为止 [seventh]。如:头七,二七,… (3) 姓(明代有七希贤)
ㄑㄧ
介于六与八之间的自然数。大写作「柒」,阿拉伯数字作「7」。 文体名。参见「七体 」条。 民俗称丧事每七日设奠一次为「作七」,由头七到尾七共需进行七次,称为「七七」。 《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孙惠蔚传》:「从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行道。」 《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善继只是点名应客,全无哀痛之意,七中便择日安葬。」
ㄑㄧ
(「七」字通常读为阴平,惟口语中连用在去声字及轻声字之前时读为阳平,如:「七月」、「七个」。)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𡘋音桼。少陽數也。 《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 《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註》七政,日月五星也。 《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 《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 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 又三七,藥名。 《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 又姓。明七希賢。 又人名。 《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 《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切部: 親吉切
『清代:段玉裁』
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爲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
謂?。親吉切。十二部。
"七" 为谜底的谜语
增白皂 (打一汉字)
【解释】 增白皂,只有加上那个七字,那个白才可以变成肥皂。
涂上白,反而黑 (打一字)
【解释】 “七”字涂上“白”,就成了“皂”字。 “皂”,字义为黑色。
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打一汉字)
【解释】 因为七尾巴弯,而且是比十少3的数字。
虚心 (打一汉字)
【解释】 谜面意为虚字的中心,而虚字的中心是七字,所以谜底是七。
皂白不必说 (打一字)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