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 折 折 横 折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 装东西的袋:书~。皮~。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 总揽,负全责:~销。~揽。 保证:~赔。~在我身上。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 围:~围。~剿。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 姓。
<名>
(1) 装东西的袋子 [bag]。 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2) 包裹起来的东西 [parcel]。 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3)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bump;swelling]。 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4)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bun]。 如:菜包;汤包 (5) 毡制的圆顶帐篷 [tent]。 如:蒙古包 (6) 姓
<量>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pack]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又如:一包香烟
ㄅㄠ
裹紮、容納其中。 如:「包裝」、「包容」、「無所不包」。 《詩經·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圍住。 如:「士兵分兩路包過去了。」 藏。 《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包紅顏而弗明。」 顏師古注引晉灼曰:「包,藏也。」 保證、擔保。 如:「包你滿意」、「包管沒事」。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只怕我伯嚭身上,包殺的他尿流屁滾。」 負責。 如:「包打聽」、「一手包辦」。 承攬。 如:「承包」、「發包工程」。 約定專用。 如:「包車」、「包場子」。
ㄅㄠ
裝東西的袋子。 如:「皮包」、「書包」、「荷包」、「腰包」。 氈製的圓頂帳篷。 如:「蒙古包」。 物體或身體上鼓起的疙瘩。 如:「頭上撞腫了一個包。」 一種麵粉做成的食物。 如:「麵包」、「包子」。 量詞。計算成包的物品的單位。 如:「一包糖果」、「十包水泥」。 姓。如漢代有包咸,宋代有包拯。
《廣韻》布交切《集韻》班交切,𠀤音苞。 《說文》包,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於巳,爲夫婦褱姙於巳。巳爲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 又容也。 《易·泰卦》九二包荒,用馮河。 又裹也。 《書·禹貢》包匭菁茅。 《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 又《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 《註》劉德曰:包,取也。 又通作苞。叢生也。 《書·禹貢》草木漸包。 又姓。 《廣韻》楚大夫申包胥之後。漢有大鴻臚包咸。 又山名。 《山海經註》吳縣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穴,號爲地脈。 又《集韻》《正韻》𠀤蒲交切,音咆。 《集韻》匏亦作包。 又庖通作包。 《易·姤卦》包有魚。 《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又《韻補》房尤切,音浮。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左氏作孚。通雅,古呼包如孚,脬與胞,桴與枹,莩與苞,浮與抱之類,同原相因,故互通。 又叶補苟切,褒上聲,裹也。 《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切部: 布交切
『清代:段玉裁』
二字各本無。今推文意補。下文十三字乃說字形、非說義。則必當有說義之文矣。女部曰。妊者、孕也。子部曰。孕者、褢子也。引伸之爲凡外裹之偁。亦作苞。皆假借字。凡經傳言苞苴者、裹之曰苞。藉之曰苴。
勹象褢其中。巳字象未成之子也。勹亦聲。布交切。古音在三部。
子下曰。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人以爲偁。
左右當作
"包" 为谜底的谜语
有水把茶泡 (打一字)
有手怀抱里有脚想溜掉有火点就跑 (打一汉字)
【解释】 有手抱怀里:抱; 有脚想溜掉:跑; 有火点就跑:炮 当然是包了。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