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竖 折 撇 折 横
<名>
(1) [乐]∶工尺谱中音名之一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工尺谱), corresponding to 6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 (2) 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four-horse carriage]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ㄙˋ
介于三和五之间的自然数。如:「三、四、五、六……」。大写作「肆」,阿拉伯数字作 「4」。 古代乐谱上用来表示音阶的符号。 姓。如宋代有四象。
ㄙˋ
第四的。 如:「四更天」、「四年级」、「四品官」。
《唐韻》《集韻》𠀤息利切,音泗。 《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隂數次三也。 《正韻》倍二爲四。 《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姓。 《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𥨥易,非四之本義也。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切部: 息利切
『清代:段玉裁』
自一篇列一部、三部。十三篇列二部。二篇列八部。三篇列十部。數未備也。故於此類列之。
謂囗像四方。八像分也。息利切。十五部。
小篆略改之。
此筭法之二二如四也。二字㒳畫均長、則亖字亦四畫均長。今人作篆多誤。覲禮四享。鄭注曰。四當爲三。書作三四字或皆積畫。字相似。由此誤。聘禮注云。朝貢禮純四只。鄭志。荅趙商問四當爲三。周禮內宰職注。天子巡守禮制幣丈八尺純四
"四" 为谜底的谜语
儿子进监狱 (打一字)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