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ù     
注音:ㄋㄨˋ
部首:
总笔画:9

统一码:U+6012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7334

五笔86:VCNU

仓颉:VEP

规范编号:49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24594

CSS代码:\6012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anger, rage, passion; angry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折 撇 横 折 点 点 折 点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ㄋㄨˋ

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 气势盛:~涛。~火。心花~放。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


anger, rage, passion; angry
ungehalten, entrüstet, empört (Adj)
colère,fureu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 同本义 [anger;fury;rage]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 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 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 干宝《搜神记》 瞋目大怒。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3) 谴责 [blame]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4) 奋起;奋发 [do all one can] [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5) 激怒 [irritate]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 苏洵《权书上》 (6) 超过 [surpass]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词性变化


   

<形>

(1)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in profusion;burst] 秋高风怒号。——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序 (2)飘风怒吹。——[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3) 声响巨大 [roaring]。 如:怒号;怒涛


   

<名>

(1) 通“孥”。妻子儿女[wife and children] 黄帝、 尧、 舜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2) 通“帑”。彗星尾[tail]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國語辭典

ㄋㄨˋ

 

氣憤、生氣。 如:「怒嗔」、「憤怒」、「惱怒」。 《淮南子·天文》:「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唐·杜甫〈石壕吏〉詩:「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譴責。 《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 《禮記·內則》:「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後怒之。」 漢·鄭玄·注:「怒,譴責也。」


ㄋㄨˋ

 

憤怒的情緒。 如:「惱羞成怒」。 《論語·雍也》:「不遷怒,不貳過。」


ㄋㄨˋ

 

氣憤的、憤怒的。 如:「怒氣衝天」、「怒火攻心」。 強健、雄勁。 《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賈彪傳》:「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五·寺塔記》:「吳道子白晝地獄變,筆力勁怒。」 聲勢浩大、勁急。 如:「怒濤」、「怒潮洶湧」。


ㄋㄨˋ

 

旺盛。 如:「心花怒放」。 《莊子·外物》:「草木怒生。」 奮發。 《莊子·逍遙遊》:「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唐·韓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詩:「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鏗轟。」


《康熙字典》

【卯集】
【卯集上】
部首:
总笔画:9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5

《唐韻》乃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奴故切,𠀤奴去聲。 《說文》恚也。 《增韻》憤也。 《揚子·方言》楚謂怒曰憑。憑,忍盛貌。小怒曰𪗮。言禁𪗮也。𨻰曰苛,言相苛責也。  又𩰚怒,辨訟也。 《周禮·地官》凡有𩰚怒者,成之。  又馬之肥壯,其氣憤盈曰怒。 《後漢·第五倫傳》鮮車怒馬。  又奮也。 《莊子·逍遙遊》怒而飛。言大鵬奮起如怒也。  又《外物篇》草木怒生。言乗陽氣奮出而不可遏也。  又威怒也。 《禮·曲禮》急繕其怒。 《註》堅勁軍之威怒也。  又虎怒則威。 《後漢·賈彪傳》彪字偉節,兄弟三人,而彪最優。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又怒,東方氣也。 《史記·天官書》旬始狀如雄雞,其怒靑黑。 《註》怒色靑也。  又《玉篇》《廣韻》《正韻》奴古切《集韻》《韻會》暖五切,𠀤音弩。義同。  又叶乃都切,音奴。 《楚辭·九章》憍吾以其美好兮,覽余以其修姱。與余言而不信兮,蓋爲余而造怒。 《顏師古·糾謬正俗曰》怒有二音,詩小雅君子如怒,大雅逢天僤怒,讀爲上聲。邶風逢彼之怒,小雅畏此譴怒,讀爲去聲。今山東河北人但知怒有去聲,不知有上聲,失其眞矣,蓋字有動靜音,人多不講,皆此類也,从心从弩省,怒若强弩之發,人怒則面目張起,凡怒當以心節之,故从心奴爲怒。


《说文解字》

【卷十】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乃故切

恚也。从心奴聲。

『清代:段玉裁』


恚也。从心。奴聲。
乃故切。五部。按古無努字。衹用怒。


谜语

"怒" 为谜底的谜语

  1. 埋在奴家心底 (打一汉字)

  2. 【解释】 奴+心=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