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横 竖 横 撇 折 折 横 折
用手臂围住:拥~。~小孩儿。合~。~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围绕,环绕:山环水~。~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 胸怀愿望,志向:~负。 心里存着,怀有:~怨。~恨。~歉。~憾。~病。 密合:衣服~身儿。 把他人的子女收养为自己的子女:~养。 量词: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 孵:~窝。~小鸡。
<名>
怀,胸怀 [breadth of vision] 念离(离别)独伤抱。——唐· 韦应物《寒食日寄诸弟》
<量>
表示两臂合围的量,—抱之大或一抱之多 [armful]。 如:这棵树有一抱粗;两抱草
ㄅㄠˋ
胸懷、志趣。 《宋書·卷六九·范曄傳》:「然區區丹抱,不負夙心。」 量詞。計算兩臂可圍持的單位。 如:「一抱草」、「一抱書」。 姓。如北魏有抱嶷、抱老壽。
ㄅㄠˋ
摟持,用雙手合圍。 如:「抱孩子」、「抱薪救火」。 養育。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往後來倆姑奶奶再都抱了娃子,那個不用幾尺粗布呢?」 孵化。 如:「抱蛋」、「抱窩」。 懷藏在內。 如:「抱怨」、「抱病」。 守護。 《孟子·萬章下》:「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於上。」 環繞。 如:「環山抱水」。 宋·陸游〈書事〉詩:「聞道輿圖次第還,黃河依舊抱潼關。」 拋擲、丟棄。 《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褚先生曰:『抱之山中,山者養之。』」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八·搜神記》:「忽有一道風雲而來到嵩邊,抱嵩置墓東八十步。」
《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𠀤袍上聲。懷也。 《說文》袌,俗作抱。 《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 《註》楙音茆。 又《廣韻》持也。 《增韻》挾也。 又《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𠀤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 《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 《詩·大雅》亦旣抱子。 《禮·儒行》抱義而處。 《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 又氣向日也。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抱珥𧈫蜺。 《註》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又《揚子·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𠀤音庖。 《集韻》房尤切,音浮。蒲侯切,音裒。𠀤與掊捊同。引取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披交切,與抛通。棄也,擲也。 《史記·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 《皮日休詩》季春人病抱芳杜。
"抱" 为谜底的谜语
一手提包 (打一汉字)
【解释】 手提是提手旁扌,包取包,合起来为谜底抱。
抓一半跑一半 (打一汉字)
【解释】 抓的左边+跑的右边=扌+包=抱。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