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横 竖 竖 撇 点 折 撇
<形>
(1) 和,和好 [harmonious] 芬,和也。——《方言十三》 (2) 又如:芬芗(和调) (3) 通“纷”。乱,杂 [disorderly] 乘玄四龙,回驰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汉书·礼乐志》 (4) 又如:芬芬(纷纷。杂乱的样子) (5) 通“坟”。隆起的样子 [mound-like] 五壤之状,芬然若泽、若屯土。——《管子·地员》
ㄈㄣ
香气。 如:「含芳吐芬」。 《楚辞·屈原·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 晋·傅咸〈感别赋〉:「分绸缪而日新,兰蕙含芬。」 借指好名声、好德性。 《文选·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晋书·卷七四·桓彝传·史臣曰》:「扬芬千载之上,沦骨九泉之下。」 姓。如周代有芬质。
ㄈㄣ
隆起的样子。 《管子·地员》:「青怵以肥,芬然若灰。」 唐·尹知章·注:「芬然,壤起貌。」 通「坟」。
ㄈㄣ
众多。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羽旄殷盛,芬哉芒芒。」 唐·颜师古·注:「芬亦谓众多。」 通「纷」。
《唐韻》撫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𠀤音紛。草初生,香分布也。 又《博雅》芬芬,香也。 《詩·小雅》苾芬孝祀。 《大雅》燔炙芬芬。 又《揚子·方言》和也。 又《汲冢周書》汝無泯泯芬芬,厚顏忍醜。 《註》泯芬,亂也。 又《管子·地員篇》芬然若灰。 《註》芬然,壤起貌。 又《前漢·禮樂志》芬哉茫茫。 《師古註》芬謂衆多。 又《博雅》毛草也。 又姓。 《戰國策》晉有大夫芬質。 又《韻補》孚焉切。 《楊芳·合歡詩》爰有承露枝,紫榮合素芬。扶疎垂淸藻,布翹芳且鮮。 《說文》本作㞣。或从艸。 《六書略》又作𡸐。 又𡵳。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