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 竖 折 横 横 横 撇
<副>
(1) 亲身,亲自 [personally]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
<动>
(1) 怀孕 [conceive;be pregnant]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 (2) 体验 [learn through practice] 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3) 担当 [take on] 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 (4) 担任 [hold the post of] 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量>
用于衣服 [suit]。 如:一身衣服
ㄕㄣ
軀體的總稱,或專指軀幹。 如:「搜身」、「翻身」、「隨身攜帶」、「身長七尺」。 《孟子·告子下》:「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楚辭·屈原·九歌·國殤》:「首身離兮心不懲。」 物體的中心或主要部分。 如:「車身」、「船身」、「機身」。 生命。 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 《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五臟六腑,顯出在外,方才氣斷身絕。」 自己。 如:「以身作則」。 《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 《戰國策·趙策四》:「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品格、修養。 如:「修身齊家」。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稱身就位,計能受祿 。」 身分、地位。 如:「出身寒微」、「身敗名裂」。 《論語·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女子懷孕稱為「有身」。 《詩經·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金瓶梅·第四○回》:「一腳躡滑了,把個六、七個月身扭吊了。」 量詞。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 如:「夾道兩旁有菩薩五百身。」 二一四部首之一。
ㄕㄣ
親自。 如:「身臨其境」。 《墨子·號令》:「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構之。」
ㄕㄣ
第一人稱,相當於「我」。魏、晉朝人多自稱為「身」。 《三國志·卷三六·蜀書·張飛傳》:「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
ㄐㄩㄢ
參見「身毒 」條。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申。 《說文》躬也,象人之身。 《爾雅·釋詁》我也。 《疏》身,自謂也。 《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 《廣韻》親也。 《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 《易·艮卦》艮其身。 又《繫辭》近取諸身。 《書·伊訓》檢身若不及。 《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 《傳》身,重也。 《箋》重爲懷孕也。 《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 《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 《註》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叶尸連切。 《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切部: 失人切
『清代:段玉裁』
呂部曰。躳、身也。二字爲互訓。躳必入呂部者。躳謂身之傴。主於脊骨也。
大徐作象人之身。从人、
"身" 为谜底的谜语
射去一寸无牵挂 (打一汉字)
【解释】 射没有寸剩下身。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