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 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 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 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 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 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 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 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 退而喜也,以告于人。 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 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 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 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不敏之诛,无所逃避。 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 《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 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 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愈恐惧再拜。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 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 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 霜天如扫,低向朱崖。 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 黑是铁色,锐如笔锋。 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 衮乎对此,与我分手。 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 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 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 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 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 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 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 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