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即合


   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方意见很快取得一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 pāi jí hé
成语注音 一 ㄆㄞ ㄐ一ˊ ㄏㄜˊ
成语正音 “即”,不能读作“jì”。
成语简拼 ypjh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英文 become good friends after brief contact
成语法文 s'entendre au premier contact
成语俄文 сразу же находить общий язык(быстро сходиться)
成语日文 すぐに調子(ちょうし)を合(あ)わせる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方意见很快取得一致。




成语示例


两个人一个要买,一个要卖,一拍即合,很快成交。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用手掌打:~击。~掌。~抚。~案叫绝。 浪涛冲击:~岸。 拍打东西的用具:~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 乐曲的节奏:~节。 摄影:~摄。~照。~片子。 发出:~发。~电报。 阿谀,巴结:~马屁。吹吹~~。

就是:知识~力量。 当时或当地:~日。~刻。~席。~景。在~。~兴(xìng )。 就,便:黎明~起。 假如,倘若:~使。~便(biàn )。~或。~令。 靠近:不~不离。 到,开始从事:~位。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 聚集:~力。~办。~股。~资。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 总共,全:~家欢乐。 计,折算:~多少钱。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一』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拍』

《廣韻》《正韻》普百切《集韻》《韻會》匹陌切,𠀤音魄。 《說文》本作𢫦。拊也。 《釋名》搏也。以手搏其上也。 《唐書·曹確傳》優人李可及,能新聲自度曲,少年爭慕之,號爲拍彈。 《𨻰晹樂書》九部樂有拍板,韓文公目爲樂句。 《琴集》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𠀤蔡琰作。  又拍張,手搏捽,胡之戲也。 《南史·王敬則傳》善拍張,宋帝使跳刀,接無不中,仍撫髀拍張。  又《集韻》莫白切,音陌。擊也。亦與𢫦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伯各切,音博。與胉膊𠀤同。 《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其實豚拍。 《註》鄭杜皆以拍爲膊,謂脅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閒名豚脅,聲如鍛鎛。

『即』

《玉篇》卽今作即。

『合』

《唐韻》𠋫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𠀤音盒。 《說文》合口也。  又《玉篇》同也。 《易·乾卦》保合太和。 《詩·小雅》妻子好合。  又配也。 《詩·大雅》天作之合。 《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 《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  又會也。 《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 《註》合,會也。  又聚也。 《論語》始有曰:苟合矣。 《註》合,聚也。  又答也。 《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 《註》合,答也。  又閉也。 《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 《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又六合。 《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梁元帝·纂要》天地四方曰六合。  又黍名。 《禮·曲禮》黍曰薌合。  又《文中子·問易篇》黃帝有合宮之聽。  又合黎,地名。 《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又州名。 《廣韻》秦爲巴郡,宋爲宕渠郡,後魏置合州,蓋涪漢二水合流之處,因以名之。  又參合,代地。 《史記·韓王信傳》入居參合。  又鉅合在平原,合騎在高城,𠀤漢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重合縣屬勃海郡,合鄕縣屬東海郡。  又合浦,郡名。𠀤見《前漢·地理志》。  又《廣韻》器名。 《正韻》合子,盛物器。  又《廣韻》姓也。 《左傳》宋大夫合左師。  又子合,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西夜國王,號子合王。 《後漢·西域傳》子合國,去疏勒千里。  又通作闔。 《戰國策》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 《註》闔合同。  又與郃通。 《史記·魏世家》築雒隂合陽。 《註》郃水之北。  又《高祖功臣侯表》高祖兄仲廢爲合陽侯。  又《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𠀤音閤。 《廣韻》合,集也。  又《集韻》兩龠爲合。 《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又合龠爲合,十合爲升。 《註》合龠一作十龠,又合者,合龠之量也。  又叶許及切,音翕。 《張衡·思𤣥賦》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羣而介立。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