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权夺利


   追求名誉、地位和私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ēng quán duó lì
成语注音 ㄓㄥ ㄑㄨㄢˊ ㄉㄨㄛˊ ㄌ一ˋ
成语简拼 zqdl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爭権奪利
成语英文 contend for power and profit(scramble for power and profit)
成语法文 se disputer le pouvoir et le profit(se disputer pouvoir et gain)
成语俄文 гнáться за влáстью и личными выгодами
成语日文 権勢(けんせい)と利益(りえき)を奪(うば)いあう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追求名誉、地位和私利。




成语示例


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成语典故

争夺权力和利益。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在这样一致对外的行动之下,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亦作“争权攘利”。李大钊《大哀篇》:“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 并列 争夺权势和利益。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可你呢,自恃功高,放纵不法,不思报国,反而终日与明珠~,搞得举朝不宁。”△贬义。多用于描写官场的倾轧行为。 →争名夺利 ?安贫乐道。也作“争权攘利”。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力求实现:~取。~气。~胜。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利』

《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𠀤音詈。 《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 《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  又《廣韻》吉也,宜也。 《易·賁卦》利有攸往。  又私利也。 《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  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 《註》利猶貪也。  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 《註》利,滑密也。  又州名。 《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  又姓。 《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  又《韻補》叶音棃。 《古樂府》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