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
《梁书 韦粲传》:“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职。’”
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郭沫若《把有限的个体生命融化进无限的民族生命里去》:“凡是忠于职守,能够以身殉职、为国捐躯的人,虽然殉职原是本分,那种人一定是谦和的人。” 偏正 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为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你必须返京复命,而我必须~。”△褒义。用于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的人。→以身殉国以身报国以身许国 ?玩忽职守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古同“已”,已经。 太,甚:不~急乎? 及,连及:富~其邻。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孕,娠:~孕。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古代用人或物随葬:~葬。 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国。~节。~难(nàn )。~情。~职。~道(指为坚持某种信仰或理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韻會》《正韻》𠀤養里切,怡上聲。爲也。 《論語》視其所以。 又因也。 《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 《註》以魯故也。 《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又用也。 《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 《易·師卦》能以衆正。 又《詩·周頌》侯彊侯以。 《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又同已。 《孟子》無以,則王乎。 又古以與聲相通。 《禮·燕禮》君曰:以我安。 《註》猶與也。 《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 《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註》韓文與多作以。 又《集韻》與似同。 《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申。 《說文》躬也,象人之身。 《爾雅·釋詁》我也。 《疏》身,自謂也。 《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 《廣韻》親也。 《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 《易·艮卦》艮其身。 又《繫辭》近取諸身。 《書·伊訓》檢身若不及。 《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 《傳》身,重也。 《箋》重爲懷孕也。 《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 《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 《註》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叶尸連切。 《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殉』《廣韻》辭閏切《集韻》徐閏切《韻會》《正韻》松閏切,𠀤音徇。 《玉篇》用人送死也。 《禮·檀弓》子亢曰:以殉葬,非禮也。 《左傳·文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爲殉。國人哀之,爲之賦《黃鳥》。 又營也,求也。 《書·伊訓》殉于貨色。 《傳》殉,求也。正義曰:殉者,心循其事,是貪求之意,故爲求。 《前漢·李陵傳》殉國家之急。 《註》師古曰:殉,營也。一曰從也。 又《班固·幽通賦》豈余身之足殉兮,違世業之可懷。 《項岱註》亦訓營。 又凡以身從物皆曰殉。 《莊子·騈拇篇》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天下盡殉也。彼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義同。 《書·伊訓》殉于貨色。徐邈讀。 又《集韻》余絹切,音蝝。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