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东汉末年,一些州、郡的官吏各占地盘,互相攻伐,形成军伐割据的局面。 汉献帝时,渤海太守袁绍想攻占冀州,谋士逢纪向他献计:一面写信给北平太守公孙瓒,鼓动他引兵南下,进攻冀州;一面派荀谌、高干等人去冀州对刺史韩馥说:“公孙瓒南下,袁绍也有所行动,看来你已经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了!为你着想,不如主动把冀州让给袁绍,这样,既可以获得让贤的美名,又可以保住自家性命,实在是两全之策。”无能的韩馥竟然同意了。可是韩馥的部下极力反对,劝韩馥说:“冀州有强兵百万,粮草充足,而袁绍不过是穷军孤客,依赖我们的鼻息而活着,就像吃奶的孩子,断了奶汁,立刻就会饿死,我们凭什么把冀州让给他呢?”但韩馥不听,派自己的儿子将冀州牧的印绶送给了袁绍。
脸向上,与“俯”相对:~首。~望。 敬慕:久~。敬~。 依赖:~承。~赖。~仗。~人鼻息。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即尊照。 服下,指服毒:~药(服毒药自杀)。~毒。 姓。
古同“昂”,情绪高。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器官之一:~子。~窦。~孔。~腔。~涕。~音。~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息。嗤之以~。 创始;开端:~祖。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喘~。叹~。窒~。瞬~万变。 停止,歇: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 繁殖,滋生:休养生~。滋~。 音信:消~。信~。 儿女:子~。 利钱:~率(lǜ)。利~。月~。
《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𠀤音𦯒。舉首望也。 《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 《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又心慕曰企仰。 又以尊命𤰞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 《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 《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又姓。 又《集韻》《正韻》𠀤魚向切,音𨋕。恃也。俟也,資也。 《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 《註》有望於上則仰。 《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又《韻會》疑剛切,音昂。 《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 《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 又《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詩·大雅》顒顒卬卬。《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𠀤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从。 又《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人』《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鼻』《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紕。 《說文》鼻,引气自畀也。 《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 《管子·水地篇》𦜉發爲鼻。 《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 《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 《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 《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 《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 《師古註》有鼻在零陵。 《孟子》作有庳。 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 《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 《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息』《唐韻》相卽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卽切,𠀤音熄。 《說文》喘也。 《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 又大聲歎曰太息。 《戰國策》閔王太息。 《註》長出氣也。 《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 《師古註》太息之大也。 又累氣曰累息。 《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 《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註》息猶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 又處也。 《詩·小雅》無恆安息。 《傳》息,猶處也。 又生也。 《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 《前漢·宣帝紀》𠛬者不可息。 《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 又《禮·月令註》陽生爲息。 又子曰息。 《東觀漢記》此蓋我子息也。 《戰國策》老臣賤息舒祺,最少。 又《尸子》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 《註》姑,婦也。息,小兒也。 又出錢生子亦曰息。 《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以國服爲之息。 又勞也。 《儀禮·鄕飮酒禮》乃息司正。 《註》息,勞也。 《釋文》勞,力報反。 又休也。 《周禮·春官·籥章》以息老物。 《註》休息之也。 又《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 《註》息者,休農息老物也。 又《釋名》息,塞也,塞滿也。 又國名。 又新息縣,本息故國,徙於東,故加新字。 《左傳·隱十一年》息侯伐鄭。 《註》息國,汝南新息縣。 《釋文》一本作鄎。 又安息,戎國,去長安萬六百里。 《風俗通》戎類有六,五曰鼻息。 又土自長息無限,曰息壤。 《山海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又姓。 《姓苑》今襄陽有此姓。 又息夫,複姓。 又叶私列切,音屑。 《蘇軾·遊香積寺詩》把玩竟不食,棄置長太息。幽尋恐不繼,書版記歲月。 从心从自,自亦聲。 《徐鍇曰》自,鼻也。氣息从鼻出。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