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投靠


   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ài shēn tóu kào
成语注音 ㄇㄞˋ ㄕㄣ ㄊㄡˊ ㄎㄠˋ
成语简拼 mstk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賣身投靠
成语英文 barter away one's honor for somebody's patronage
成语俄文 торговать собой
成语日文 権勢者(けんせいしゃ)に艖売りする,悪者(わるもの)の手先(てさき)となる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




成语示例


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鲁迅《准风月谈 后记》)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成语典故

出卖自己,投靠有财有势的人。后指丧失人格,充当恶势力的帮凶。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连动 指出卖自己投靠于有钱、有权势者的门下,为其效劳。周梅森《沦陷》:“也许,苏宏贞还在看风向,看看汉奸政府有无长命百岁的可能,便~,无可能,便忠于自己的良心。”△贬义。用于形容丧失人格、卑鄙无耻、甘作帮凶的人。→认贼作父 仰息他人 ?忘怀得失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孕,娠:~孕。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 跳进去:~河。自~罗网。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 发向:~射。~影。 寄,递送:~递。~稿。 合:~合。意气相~。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倚着,挨近:倚~。~垫。~背。船~岸。 依赖:依~。~托。~头。 信托:可~。~得住。牢~。 传统戏剧中武将所穿的铠甲:扎~。~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身』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申。 《說文》躬也,象人之身。 《爾雅·釋詁》我也。 《疏》身,自謂也。 《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 《廣韻》親也。 《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 《易·艮卦》艮其身。  又《繫辭》近取諸身。 《書·伊訓》檢身若不及。 《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 《傳》身,重也。 《箋》重爲懷孕也。 《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 《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 《註》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叶尸連切。 《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投』

《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𠀤音頭。 《說文》擿也。○按擿,卽擲也。 《廣韻》棄也。 《禮·曲禮》無投與狗骨。 《疏》投,致也。棄其骨與犬也。  又贈也。 《詩·衞風》投我以木瓜。  又《增韻》納也。 《禮·樂記》投殷之後於宋。 《註》舉徙之詞也。  又適也,託也。 《後漢·張儉傳》儉得亡命,望門投止。  又掩也。 《詩·小雅》相彼投兔,尚或先之。 《箋》視彼人將掩兔,尚有先驅走之者。  又姓。周郇伯之後。桓王伐鄭,投先驅以策。其後氏焉。漢有光祿投調。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大透切,音豆。句讀之讀通作投。 《馬融·長笛賦》聆曲引者,觀法於節奏,察度於句投。  又與逗同。止也。  又物相逗合也。 《杜甫詩》遠投錦江波。  又酒再釀曰酘。亦通作投。 《字林》重醞也。 《梁元帝·樂府》宜城投酒今行熟。

『靠』

《唐韻》苦到切《集韻》口到切,𠀤音犒。 《說文》相違也。从非告聲。 《集韻》或作搞。  又《正字通》今俗依附曰倚靠。  又《集韻》《類篇》𠀤枯沃切,音酷。義同。  又《集韻》姑沃切,音牿。相連也。 或書作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