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炉灶


   另:另外。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ìng qǐ lú zào
成语注音 ㄌ一ㄥˋ ㄑ一ˇ ㄌㄨˊ ㄗㄠˋ
成语正音 “灶”,不能读作“dù”;“另”,不能读作“líng”。
成语简拼 lql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另起爐竈
成语英文 start all over again
成语法文 reprendre une affaire sur de nouvelles bases
成语俄文 начинать всё сначала
成语日文 別に新しくやる,親規(しんき)まき直(なお)しする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另:另外。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成语示例


第二师范解散,要另起炉灶重新招生,重新招聘教职员。(梁斌《红旗谱》五十)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羹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别的,以外:~外。~行(xíng )。~议。~眼看待。~起炉灶(a.喻重新做起;b.喻另立门户,另搞一套)。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 拔出,取出:~锚。~获。 领取(凭证):~护照。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 长出:~痱子。 拟定:~草。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 群,组,批:一~(一块儿)。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 自,从:~小儿就淘气。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子。~火。锅~。熔~。~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古同“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炉~。~突(灶上的烟筒)。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另』

《五音集韻》郞定切,音令。分居也,割開也。◎按另字下从力,與刀異。詳下叧字註。

『起』

《廣韻》《正韻》墟里切《集韻》《韻會》口𡴾切,𠀤音杞。 《說文》能立也。 《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 《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 《孟子》雞鳴而起。  又《書·益稷》元首起哉。 《疏》言無廢事業。  又《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 《註》起,猶行也。  又《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 《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又《論語》起予者,商也。 《疏》起,猶發也。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叶口舉切。 《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又叶去九切。 《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又𨑖,古文。

『炉』

《篇海》俗爐字。詳爐字註。 《玉篇》洛乎切,音盧。火爐也。 《范致能詩》何如田舍火爐頭。

『灶』

《五音集韻》則到切,音躁。俗竈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則到切,音躁。 《說文》炊竈也。亦作窖。 《釋名》竈,造也,造創食物也。 《博雅》𥧸謂之竈,其脣謂之陘,其窻謂之突,突下謂之甄。 《禮·月令》孟夏祀竈。 《蔡邕·獨斷》夏爲太陽,其氣長養,祀之於竈,在廟門外之東,先席於門奧西東,設主於竈陘。 《淮南子·汜論訓》炎帝作火官,死而爲竈神。 《莊子·達生篇》竈有髻。 《註》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後漢·隂興傳》隂子方,臘日晨炊而竈神形見,因以黃羊祀之。 《雜五行書》竈神名禪,字子郭。  又《字彙補》與造通。 《周禮·春官》大祝掌六祈,二曰造。 《註》造,故書作竈。杜子春讀爲造次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