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树一帜


   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ié shù yī zhì
成语注音 ㄅ一ㄝˊ ㄕㄨˋ 一 ㄓˋ
成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简拼 bsy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别樹一幟
成语英文 have a style of one's own
成语法文 faire école(créer son propre style)
成语俄文 создáть нóвое течéние
成语日文 異なった旗じるしをたてる,独特の一家をなす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




成语示例


Gastev是主张善用时间,别树一帜的,本集只收了一幅。(鲁迅《集外集拾遗 〈新俄画选〉小引》)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成语典故

另外树立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清.王之春《椒生随笔.镜花缘》:“小说之《镜花缘》,是欲于《石头记》外,别树一帜者。”梁启超《论支那宗教的改革》:“既受孔教,退而别树一帜。” 述宾 比喻另立一派;独创一种主张,或自成一家。王西彦《辛勤的播种者》:“子恺先生最大的成就,是他那出色的漫画。他不承认自己是中国漫画的创始者,但他的漫画,的确是在中国~,影响也特大。”△褒义。多用于创新方面。→独辟蹊径?蹈袭前人。 也作“另树一帜”、“自树一帜”、“别树一旗”、“独树一帜”。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分离:~离。~情。~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告~。久~重逢。分门~类。 差别:霄壤之~。 分类:类~。性~。职~。级~。派~。 另外的:~人。~号。~字。~墅。~论。~开生面。 卡住,插住,绷住:~针。~花。 不要,不准:~动。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旗子:旗~。独树一~(单独打起一面旗号,喻自成一家,亦称“别树一帜”)。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一』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