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刚刚。像太阳刚刚升起一样。比喻正处于兴盛阶段;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坚强的生命力。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本是臣子颂扬君主的话。后用以比喻事物有广阔发展前途。毛泽东《论持久战》:“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 见“如日之升”。毛泽东《论持久战》11:“中国是~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班。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 某一天:纪念~。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时候:春~。往~。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 特指“日本国”。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 一边或一面:~向。~面。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 违背:~命。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 才,刚刚:~才。如梦~醒。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 姓。
容量单位。 量粮食的器具。 向上,高起,提高:~力(亦称“举力”)。~格。~华(➊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➋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迁。~值。~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提~。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日』《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𠀤音𦨙。 《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博雅》君象也。 《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又《說卦》離爲火爲日。 《周禮·天官·九𡣕註》日者天之明。 《禮·祭義》日出於東。 《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 《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 《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 《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 《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又《洪範》五紀,三曰日。 《傳》紀一日。 《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 《註》日,往日也。 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註》皆典歷數者。 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𠋫時日,通名日者。 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又《韻補》叶而至切。 《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類篇》唐武后作𡆠。
『方』《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𠀤音芳。 《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 《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傳》方,泭也。 《釋文》小筏曰泭。 《爾雅·釋水》大夫方舟。 《註》倂兩船。 《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 《註》謂𠀤船也。 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 《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 《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 《疏》省視萬方。 《詩·大雅》監觀四方。 《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 《註》別四方。 《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 《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 《註》方名,如東西也。 又《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 《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 《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箋》方,猶嚮也。 《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又道也。 《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 《註》方,猶道也。 《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 《註》方,猶道也。 又《易·復卦》后不省方。 《註》方,猶事。 《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又術也,法也。 《易·繫辭》方以類聚。 《疏》方謂法術性行。 《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 《註》方,法術。 又放也。 《書·堯典》方命圯族。 《釋文》方,放也。 又有之也。 《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 《傳》方,有之也。 又今也。 《詩·秦風》方何爲期。 《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 《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 《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又穀始生未實也。 《詩·小雅》旣方旣皁。 《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又倂也。 《儀禮·鄕射禮》不方足。 《註》方,猶倂也。 又旁出也。 《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 《註》方,旁出也。 又板也。 《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 《註》方,板也。 《禮·中庸》布在方策。 《註》方,板也。策,𥳑也。 又常也。 《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 《註》方,猶常也。 又文也。 《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 《註》方,猶文章也。 又義之宜也。 《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又《閔二年》授方任能。 《註》方百事之宜也。 又比方也。 《論語》子貢方人。 《何晏註》比方人也。 又《博雅》方,大也,正也。 又祭名。 《詩·小雅》以社以方。 《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又地名。 《詩·小雅》侵鎬及方。 《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又姓。 《詩·小雅》方叔涖止。 《傳》方叔,卿士也。 又官名。 《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 《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又醫方。 《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 《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 《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又《廣韻》《集韻》𠀤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 《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 《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又《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 《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 《註》方皇,猶彷徨也。 又文紡切。蝄或作方。 《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 《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 《張衡·東京賦》腦方良。 《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又《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又《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升』《唐韻》識蒸切《集韻》《韻會》書蒸切,𠀤音陞。 《說文》籥也。十合爲升。 《前漢·律歷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爲合,合十爲升。 又成也。 《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 又《廣韻》布八十縷爲升。 《禮·雜記》朝服十五升。 又卦名。 《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又降之對也。 《書·畢命》道有升降。 《註》猶言有隆有汙也。 又登也,進也。 《詩·小雅》如日之升。 《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 又《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