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功赎罪


   将:用;拿;赎:抵尝;弥补。拿功劳来抵偿罪过。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āng gōng shú zuì
成语注音 ㄐ一ㄤ ㄍㄨㄥ ㄕㄨˊ ㄗㄨㄟˋ
成语正音 “赎”,不能读作“dú”。
成语简拼 jgs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將功贖辠
成语英文 redeem sins by good deeds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将:用;拿;赎:抵尝;弥补。拿功劳来抵偿罪过。



成语示例


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1回:“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


成语典故

用功劳抵消罪过。《三国演义》五一回:“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镜花缘》一○回:“以善抵恶,就如将功赎罪,其中轻重,大有区别,岂能一概而论。”亦作“以功赎罪”。《三国志.吴书.凌统传》:“〔孙〕权壮其果毅,使得以功赎罪。”亦作“将功折罪”。元.无名氏《谢金吾》三折:“我这两个孩儿,当日有功,今日有罪,也合将功折罪。” 见“以功赎罪”。唐晓玲《单教楼里的皮尔·卡丹们》:“(女作家)要待丈夫回来后,好好地~,侍候他有朝一日也过过‘菜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快要:~要。~至。~来。即~。 带领,扶助:~雏。扶~。~军。 拿,持:~心比心。 把:~门关好。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保养:~养。~息。 兽类生子:~驹。~小猪。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又,且:~信~疑。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刚,刚刚:~~。~才。 姓。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用财物换回抵押品:~当(dàng )。~身。~金。~买。 用行动抵销、弥补罪过:立功~罪。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刑罚:判~。畏~。待~。请~。 苦难,痛苦: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功』

《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 《廣韻》功績也。 《書·禹謨》九功惟敘。  又自以爲功曰功之。 《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又功,毛詩作公。 《詩·小雅》以奏膚公。 《註》功也。  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又《廣韻》漢複姓。 《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又叶居銀切,音巾。 《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罪』

《廣韻》徂賄切《集韻》粗賄切,𠀤音㠑。 《說文》捕魚竹罔。 《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 《書·大禹謨》罪疑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