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将仇报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ēn jiāng chóu bào
成语注音 ㄣ ㄐ一ㄤ ㄔㄡˊ ㄅㄠˋ
成语正音 “将”,不能读作“jiàng”。
成语简拼 ejcb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恩將讎報
成语英文 requite kindness with enmity
成语法文 rendre le mal pour le bien(ingrat)
成语俄文 платить злом за добрó
成语日文 恩を仇(あだ)で返す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成语示例


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成语典故

受人恩惠反而用仇恨来回报。《西游记》三○回:“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喻世明言》卷二七:“奴家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镜花缘》一二回:“牛为世人养命之源,不思所以酬报,反去把他饱餐,岂非恩将仇报?!” 主谓 受人恩惠却用仇恨报答。萧育轩《乱世少年》:“可你这不要脸的下流坯,~,找到了你,你却躲起来,听任人家用鞭子抽我用刀子宰我。”※将,不读作jiàng。△贬义。多用于指忘恩负义的行径。→以怨报德 负德辜恩 →忘恩负义?以德报怨 知恩报恩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好处,深厚的情谊:~爱。~赐。~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德。~典。~惠。~仇。感~。开~。

快要:~要。~至。~来。即~。 带领,扶助:~雏。扶~。~军。 拿,持:~心比心。 把:~门关好。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保养:~养。~息。 兽类生子:~驹。~小猪。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又,且:~信~疑。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刚,刚刚:~~。~才。 姓。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深切的怨恨:~敌。~恨。~视。疾恶如~。同~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古同“逑”,匹配。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痕切,音蒽。 《說文》惠也。从心因聲。 《徐曰》因者,有所因也。因心爲恩。  又愛也,澤也。  又《廣韻》隱也,私也。  又州名。漢合浦郡,唐立恩州。  又河南恩州,本漢淸河郡地,宋改恩州。  又姓。前漢燕祭酒恩茂。 《風俗通》𨻰大夫成恩之後。  又叶衣延切,音烟。 《趙壹·窮鳥賦》鳥也雖頑,猶識舊恩。內以書心,外以告天。

『仇』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𠀤音求。匹也。匡衡引《詩》:君子好仇。同逑。 《爾雅·釋詁》仇,合也。 《註》謂對合也。  又怨敵也。 《詩·秦風》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嘉耦曰妃,怨耦曰仇。  又讐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爲韓報仇。  又《爾雅·釋訓》仇仇,敖敖,傲也。 《詩·小雅》執我仇仇。 《傳》猶謷謷也。  又《釋名》仇,矛讐也。所伐則平,如討仇讐也。  又姓。宋大夫仇牧。  又章仇,複姓。隋有章仇太翼。  又《集韻》恭於切《正韻》斤於切。𠀤同㪺。 《詩·小雅》賔載手仇。 《註》以手挹酒也。  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 《詩·周南》公侯好仇。叶上逵。  又叶彊於切,音渠。 《陸機·感丘賦》抨神爽以嬰物兮,濟性命而爲仇。忘大暮於千祀兮,爭朝榮於須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