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ā jī jǐng hóu
成语注音 ㄕㄚ ㄐ一 ㄐ一ㄥˇ ㄏㄡˊ
成语简拼 sjj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殺鶏儆猴
成语英文 punish someone as a warning to others
成语俄文 делать для устрашения других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成语示例


他现在玩的就是杀鸡儆猴的把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七章:“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难堪。”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省(xǐng )(使人觉悟、反省)。惩一~百。以~效尤。 古同“警”,警报。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子。猿~。~戏。~头。~拳。~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 喻机灵的人:~儿精。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儆』

《韻會》舉影切,音景。戒也。 《書·大禹謨》儆戒無虞。 《春秋·宣十二年》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亦與警通。  又《廣韻》渠敬切《集韻》《韻會》渠映切,𠀤音競。義同。

『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溝切,音侯。 《說文》本作㺅,夒也。从犬,矦聲。 《廣韻》獼猴,猱也。 《埤雅》猴善𠋫,其字从侯。白虎通曰:侯,𠋫也。楚人謂之沐猴。舊說此獸無𦜉,以行消食。猨之德靜以緩,猴之德躁以囂。 《史記·項羽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又果名。 《西京雜記》上林苑初修,羣臣各獻名果。查有三種,內有猴查。梅有七種,內有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