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ào hào dàng dàng
成语注音 ㄏㄠˋ ㄏㄠˋ ㄉㄤˋ ㄉㄤˋ
成语正音 “荡”,不能读作“tāng”。
成语简拼 hhd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浩浩蕩蕩
成语英文 go forward with great strength and vigour
成语俄文 непрерывный и шумный потóк
成语组合  AABB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成语示例


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成语典故

浩浩:水盛大的样子。荡荡:广大的样子。本指水势浩大。语本《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也形容空旷广阔。《淮南子.精神训》:“芒然仿佯于尘垢之外,而消摇于无事之业,浩浩荡荡乎,机械之巧,弗载于心。”后多形容队伍规模盛大,气势雄壮。 并列 水势盛大宏伟的样子。①形容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语本《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说岳全传》48回:“三军~,离了临安,望潭州而来。”△多用于形容气势、规模。②空旷辽远的样子。《淮南子·精神训》:“芒然仿佯于尘垢之外,而消摇于无事之业,~乎,机械之巧,弗载于心。”△多用于形容空旷。→热火朝天 ?断断续续。也作“浩浩汤汤”。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水大,引申为大和多:~大。~繁。~荡。~瀚。~劫。~淼(亦作“浩渺”)。~气(盛大刚直之气)。~如烟海。

水大,引申为大和多:~大。~繁。~荡。~瀚。~劫。~淼(亦作“浩渺”)。~气(盛大刚直之气)。~如烟海。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 洗涤:洗~。涤~。~口(漱口)。 摇动:摇~。~漾。~桨。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 四处走动:游~。逛~。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 浅水湖:芦花~。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 洗涤:洗~。涤~。~口(漱口)。 摇动:摇~。~漾。~桨。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 四处走动:游~。逛~。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 浅水湖:芦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浩』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戸老切《韻會》合老切,𠀤音晧。大水貌。 《書·堯典》浩浩滔天。  又饒也。 《禮·王制》用有餘曰浩。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以水泲酒曰浩。  又姓。漢靑州刺史浩賞。  又居號切,音誥。水名。  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𠀤音閤。浩亹,漢縣名,屬金城郡。 《前漢·地理志》浩亹水,在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 《註》浩亹,音合門。

『浩』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戸老切《韻會》合老切,𠀤音晧。大水貌。 《書·堯典》浩浩滔天。  又饒也。 《禮·王制》用有餘曰浩。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以水泲酒曰浩。  又姓。漢靑州刺史浩賞。  又居號切,音誥。水名。  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𠀤音閤。浩亹,漢縣名,屬金城郡。 《前漢·地理志》浩亹水,在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 《註》浩亹,音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