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手好闲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óu shǒu hào xián
成语注音 一ㄡˊ ㄕㄡˇ ㄏㄠˋ ㄒ一ㄢˊ
成语正音 “好”,不能读作“hǎo”。
成语简拼 yshx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游手好閑
成语英文 idle away one's time
成语法文 mener une vie oisive(baguenauder)
成语俄文 бездельничать(склоняться без дела)
成语日文 のらくらして働(はたら)かない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成语示例


这位督办,那时候正在上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正好有功夫做那些不相干的闲事。(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成语典故

游手:闲着手不做事。形容游荡懒散,好逸恶劳。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楔子:“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三回:“生下一个儿子,却是很没出息的,长大了,游手好闲,终日不务正业。”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虽能作工者亦恒无工可作,流为游手好闲,而寄食于人者,或亦半之。” 并列 游手,闲着手不做事。形容游荡成性,好逸恶劳。迟子建《鸭如花》:“她自幼好吃懒做,十几岁还得让大人给梳头。结婚后她成了家里的主妇,却是~,而她丈夫则像女人一样操持家务。”△贬义。用于形容没有正当职业,不从事生产劳动的懒散浪荡者。→不务正业 无所事事 好逸恶劳 吊儿郎当 肩不担担,手不提篮 ?埋头苦干 一馈十起。也作“游手偷闲”。 好吃懒做、贪求安逸、无所事事、闲荡而不务正业,此谓之 “游 手好闲”。为什么 “好闲”之人 “游手”? “游手”是什么意思呢? “游”有 “浮”义。如游泳, “上曰游,下曰泳”。上谓上浮,下谓下潜,二者对言有别,通言不殊。总起来说,“游”与 “泳”是一回事,没有分别,所以二字后来组合成了 “游泳”一词。 既然 “游”有 “浮”义,而 “浮”又有 “虚”义,如浮泛、空泛,其义皆 “虚”。虚者空也,如此引申,则 “游”亦有 “空”义。因此,“游手”犹言 “空手”,“空手”即指不做事而言。所以,“好闲”的人则 “游手”( 空手) 。 《易·系辞下》: “诬善之人其辞游。”疏: “游谓浮游,诬罔善人,其辞虚谩,故言其辞游也。”“游”有虚、空义,此可为佐证。所谓游谈无根,即谓 “其辞虚谩”,凭空妄言。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泳。~水。 从容地行走:周~。~历。~逛。~兴(xìng)。~记。~说(shuō)。~山玩水。 〈书〉交往,来往:交~。 不固定:~资。~走。~牧。~行。~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击。~弋。~离。~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 河流的一段:上~。中~。下~。 姓。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 友爱,和睦:友~。相~。 容易:~办。~使。~懂。 完成,完善:办~了。 表示应允、赞成:~!你干得不错。 很,甚:~冷。~快。~坏。~一会儿。 便于:场地清理干净~打球。 反话,表示不满意:~,这下可坏了!

喜爱,与“恶”(wù ㄨˋ)相对:~奇。~色。~尚(爱好和崇尚)。~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逸恶劳。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摔跤。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游』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𠀤音猷。水名。 《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  又浮行也。 《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 《詩·秦風》遡游從之。  又《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 《註》游,離宮也。  又《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  又《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  又玩物適情之意。 《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  又閒曠也。 《禮·王制》無游民。  又自適貌。 《詩·小雅》愼爾優游。  又枝葉扶疏貌。 《詩·鄭風》隰有游龍。 《傳》龍紅草也。 《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又《集韻》徐由切,音囚。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 《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  又九游,星也。 《史記·天官書》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又《韻補》叶延知切,音移。 《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又叶衣虛切,音於。 《萬震南州異物志贊》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上視層潭,如猿仰株。

『手』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好』

《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𠀤蒿上聲。美也,善也。 《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又相善也。 《詩·衞風》永以爲好也。  又好會也。 《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 《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  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  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𠀤音耗。 《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 《詩·唐風》中心好之。  又孔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 《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  又姓。見《纂文》。  又叶呼厚切,音吼。 《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  又叶滂佩切,音配。 《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𡠜母姣而自好。  又叶呼𠋫切,音詬。 《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