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儿郎当


   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iào er láng dāng
成语注音 ㄉ一ㄠˋ ˙ㄦ ㄌㄤˊ ㄉㄤ
成语正音 “儿”,不能读作“ér”;“当”,不能读作“dàng”。
成语简拼 deld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弔兒郎當
成语英文 careless and casual(slovenly dilly dally; dodge the column; loiter away)
成语法文 négligent(peu consciencieux)
成语俄文 нерадивый
成语日文 だらしがない,のらくらす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等。




成语示例


你不能总是这样吊儿郎当的好不好?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


成语典故

其他 形容作风散漫,态度不恭。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这固然也因为一时自称‘革命作家’的过于~,终使坚实者成为硕果,但其实却大半为了中国的读书界究竟有进步,读者自有确当的批判,不再受空心大老的欺骗了。”△贬义。多用于作风方面。→玩世不恭 ?安分守己。 也作“吊二郎当”、“吊儿浪荡”。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丧。~孝。~唁。凭~。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 悬挂:上~(自缢)。~灯。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皮袄。 提取,收回:~销执照。 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 封建时代的官名:~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员外~。 姓。

〔屎壳~〕“蜣螂”的俗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吊』

《字彙》字俗弔。

『儿』

《集韻》《韻會》𠀤而鄰切,音仁。 《說文》人也。 《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 《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 《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 《唐韻》汝移切《集韻》《韻會》《正韻》如支切,𠀤爾平聲。 《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又《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又《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又《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又《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又《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𠀤音霓。姓也。 《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 《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 《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又《韻會》弱小也。通作倪。 《孟子》反其旄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