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俭用


   原指减少粮食消耗;节省费用开支。后指吃的用的都很节俭;形容过日子非常节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ěng chī jiǎn yòng
成语注音 ㄕㄥˇ ㄔ ㄐ一ㄢˇ ㄩㄥˋ
成语正音 “省”,不能读作“xǐng”。
成语简拼 scjy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省喫儉用
成语英文 be economical in everyday spending
成语法文 vivre frugalement(réduire (les dépenses))
成语俄文 жить экономно
成语日文 倹約な生活をす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原指减少粮食消耗;节省费用开支。后指吃的用的都很节俭;形容过日子非常节省。




成语示例


(1)我的同学李玉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都用来买了书。 (2)爸爸妈妈省吃俭用的供我们上学,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虽不及得富盛之时,却是省吃俭用,勤心苦胝,衣食尽不缺了。”


成语典故

指生活上节约、简朴。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其务也。” 并列 吃的用的都尽量节省。形容过日子节约俭朴。张贤华《小镇的墟天》:“那些年月,一个妇道人家,肩上挂着大小三张嘴,手不闲脚不停,~,也只能勉强打发日子。”△用于社会生活节俭类。→节衣缩食 少吃俭用 宽打窄用 ?大手大脚。也作“省吃细用”。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 简易,减免:~略。~称。~写。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检查:反~(检查自己)。~察(考察)。吾日三~吾身。 知觉,觉悟:~悟。发人深~。 看望父母、尊亲:~亲。~视。

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饭。~药。~斋。 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掉敌人一个连。 吸:~烟。 感受:~惊。~紧。~一堑,长(zhǎng )一智。 挨:~官司。 承受,支持:~不消。 船身入水的深度:~水深浅。 被:~那厮砍了一刀。 说话结巴:口~。

节省,不浪费:~省。~朴。勤~。克勤克~。 贫乏,歉收:~月。~岁。~腹(腹中空虚,喻知识贫乏)。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 可供使用的:~品。~具。 进饭食的婉辞:~饭。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 因此:~此。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幷切,騂上聲。 《說文》視也。 《爾雅·釋詁》察也。 《易·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 《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又《廣韻》審也。 《正字通》明也。 《列子·楊朱篇》實僞之辨,如此其省也。  又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  又《爾雅·釋詁》善也。 《詩·大雅》帝省其山。 《箋》省,善也。 《禮·大傳》省于其君。 《註》善于其君,謂免于大難也。  又《小爾雅》過也。 《史記·秦始皇紀》飾省宣義。 《註》飾,文飾也。省,過也。  又《博雅》省省,不安也。 《揚子·方言》秦晉之閒謂不安爲省省。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景切,生上聲。禁署也。 《前漢·昭帝紀》帝姊長公主共養省中。 《蔡邕云》本爲禁中,避元后父名改曰省中。 《師古曰》省,察也。言入此中者當察視,不可妄也。  又《唐書·百官志》官司之別曰省,曰臺,如尚書,黃門,中書,祕書,殿中,內侍六省是也。 《韻會》本作𡨽。或作𨵥。  又《集韻》𥳑也。 《韻會》少也。 《左傳·僖二十一年》貶食省用。 《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 《註》小減曰省。 《史記·李將軍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註》省,少也。  又《釋名》省,嗇也。曜嗇約少之言也。  又藕名。 《淸異錄》北戎藕止三孔,漢語轉譯其名曰省事三。  又姓。 《左傳》宋大夫省臧。  又與眚通。 《書·洪範》王省惟歲。 《史記·宋世家》作眚。 《公羊傳·莊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 《左傳》《穀梁》作眚。  又《集韻》息淺切,音蘚。同獮。秋田也。 《禮·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 《註》省,當爲獮。 《說文》本作𥅱。从睂省,从屮。 《徐鉉曰》屮,通識也。 《同文舉要》舊从目从屮,徹於目者,能省視。  又从少从目。凡物少經目則省事。眇同意。 《字彙補》又作①。①字原作屮下省。 《集韻》省古作𡮀。註見目部四畫。

『吃』

《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乙切,音訖。 《說文》言蹇難也。 《史記·韓非傳》非爲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 《前漢·周昌傳》爲人口吃。 《唐史·拾遺》焦遂口吃,對客不出一言,醉後輒酬答如注射,時人目爲酒吃。  又與喫同。 《新書·耳庳篇》越王之窮,至乎吃山草。  又《集韻》欺訖切,音乞。吃吃,笑貌。

『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余頌切,容去聲。 《說文》可施行也。 《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 《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 《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𠛬五用哉。  又《廣韻》使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 《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  又功用。 《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 《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 《論語》禮之用,和爲貴。  又貨也。 《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 《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 《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又以也。 《詩·小雅》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古樂府》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又庸也。 《論語》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又《增韻》器用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 《傳》器實曰用。 《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  又《廣韻》通也。  又姓。漢有用蚪,爲高唐令。  又《韻補》叶餘封切,音容。 《詩·小雅》謀臧不從,不臧覆用。 《陸賈新語》大化絕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 《又》立則爲太山衆本之宗,仆則爲萬世之用。  又《六書正譌》周伯琦曰:用,古鏞字,鐘也。古㱁識,商鐘寅簋鐘字皆作用,後人借爲施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