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寸断


   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注音 ㄍㄢ ㄔㄤˊ ㄘㄨㄣˋ ㄉㄨㄢˋ
成语简拼 gcc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肝腸寸斷
成语英文 break one's heart(be heartbroken as the liver and bowels have been cut to pieces)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成语示例


一时想起碑中记中薄命之话,再看看书香、秀英诸人前车之鉴,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肠寸断。(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成语典故

形容极度悲伤。《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应是楚将闻者,可不肝肠寸断。”《镜花缘》九九回:“一时想起碑记中薄命之话,再看看书香、秀英诸人前车之鉴,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肠寸断。”也形容饥饿至极。明.无名氏《度黄龙》一折:“你两个无中生有,胡说了这一日,把我饿的来肝肠寸断。”亦作“回肠寸断”。明.汤显祖《牡丹亭.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主谓 形容极度伤心、悲痛、难受。语本《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古乐府·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寸绝。”玄小佛《留住一片情》:“秦雨苍没有扑到母亲怀里去渲泄这能令她~的痛苦。”△用于形容悲伤、痛苦。→肝肠欲断 肝心苦裂五内俱裂 五内如焚 心如刀割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兴高采烈。也作“肝肠断绝”、“肝肠寸裂”、“寸断肝肠”。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脏。~炎。~胆。~肠。心~。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火。~气。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子。~衣。肝~寸断。羊~小道。脑满~肥。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 短小:~土。~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心。~步难行。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肝』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𠀤音干。 《說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 《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釋名》肝,幹也。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凡物以大爲幹。 《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 《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 《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  又《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  又肝楡,海外國名。 《山海經》肝楡之尸,在大人北。

『寸』

《唐韻》《集韻》倉困切《韻會》《正韻》村困切,𠀤村去聲。 《說文》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𧖴謂之寸口。从又从一。 《徐曰》一者,記手腕下一寸。此指事也。 《家語》布指知寸。 《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一尺。  又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从寸。  又姓。 《正字通》明嘉靖中梓潼令寸居敬。  又叶徒玩切,音叚。 《庾信·喜晴應詔詩》伏泉遠習坎,隂風已回巽。桐枝長舊圍,蒲節抽新寸。叶上建傳堰獻。楊愼曰:巽音蒜,寸音斷,或曰建傳堰獻在今霰韻,古音霰翰諫三韻通。

『断』

《玉篇》同斷。俗字。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𠀤音短。 《說文》作𣃔。截也。 《書·盤庚》乃斷棄汝。 《傳》斷,絕也。 《詩·商頌》是斷是遷。 《疏》於是斬斷之。  又《廣韻》《正韻》徒管切《集韻》《韻會》杜管切,𠀤音𩏇。絕也。 《羣經音義》旣絕曰斷。 《釋名》斷,段也。分爲異段也。 《易·繫辭》其利斷金。 《疏》其纖利能斷截於金。  又《集韻》徒玩切《正韻》杜玩切,𠀤音段。義同。  又《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𠀤音鍛。決也。 《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 《疏》決斷天下之疑。  又《書·秦誓》斷斷猗無他技。 《疏》斷斷,守善之貌。  又《周禮·地官·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取而斷之。  又《韻補》叶多卷切。 《白居易·寄元九詩》一病經四年,親友書信斷。彼獨是何人,心如石不轉。  又叶徒眷切。 《鮑照·擬古》居人掩閨臥,行子中夜飯。野風吹秋木,行子心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