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
明·何景明《中林之棘》诗:“岂不是思,进退维亟。”
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明 何景明《中林之棘》诗之四:“岂不是思,进退维亟。”亦作“进退维艰”。清 江忠源《条陈军务疏》:“欲留则违其归顺之心,欲去则恐膺不测之戮,低回无计,进退维艰。” 主谓 进退都陷于窘迫危急境地。明·何景明《中林之棘》4:“岂不是思,~。”△常用于表示身处险境。也作“进退维艰”。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入,往里去:~见。~谒。~谗。 吃,喝:~食。~餐。滴水未~。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奉上,呈上:~言。~奉。~献。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 脱落:~色。~毛。减~。 和柔的样子:~然。 迟缓,畏缩:“求也~”。
急切:~~。~待解决。~须纠正。
屡次:~请(屡次请求)。~来问讯。
《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內切,推去聲。 《玉篇》郤也。 《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 《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 《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遜讓也。 《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 《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又返也。 《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 《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 《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 《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註》淺紅也。 又𨓤。 《玉篇》古文退字。註詳辵部六畫。
『亟』《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𠀤音棘。敏也,疾也。 《說文》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 《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之意也。 《詩·大雅》經始勿亟。 《左傳·襄二十四年》公孫之亟也。 《註》急也。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 又《廣韻》《集韻》𠀤去吏切,音唭。頻數也。 《孟子》亟問亟餽鼎肉。 《又》仲尼亟稱於水。 又詐欺也。 《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亟。 又與棘通。 《詩·大雅》匪棘其欲。 又與革通。 《禮·檀弓》夫人之病革矣。 又與極通。 《荀子·賦論》反覆甚極。 《註》極與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