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触藩


   触:碰撞;藩:屏障,篱笆。前进后退都碰到障碍。形容进退两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ìn tuì chù fān
成语注音 ㄐ一ㄣˋ ㄊㄨㄟˋ ㄔㄨˋ ㄈㄢ
成语简拼 jtc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進退觸藩
成语英文 be in a tight box(be on the horns of a dilemma)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触:碰撞;藩:屏障,篱笆。前进后退都碰到障碍。形容进退两难。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清·魏源《筹漕篇》:“进退触藩,计当安施,幸蚤图之,毋悔噬脐。”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成语典故

藩:藩篱,篱笆。《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孔颖达疏:“退谓退避,遂谓进往。”后以“进退触藩”指前进后退皆有障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清.魏源《筹漕篇》:“进退触藩,计当安施,幸蚤图之,毋悔噬脐。”亦作“进退触篱”。《禅真后史》四四回:“进退触篱,实为难处。” 主谓 进和退都受到阻挡限制。语本《易经·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清·魏源《筹漕篇上》:“~,计当安施,幸蚤图之,毋悔噬脐。”△一般用作身陷窘境,行动困难。也作“进退触篱”。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入,往里去:~见。~谒。~谗。 吃,喝:~食。~餐。滴水未~。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奉上,呈上:~言。~奉。~献。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 脱落:~色。~毛。减~。 和柔的样子:~然。 迟缓,畏缩:“求也~”。

抵、顶:抵~。“羝羊~藩,赢其角”。 碰,撞:~礁。~电。~动。~摸。~发。~犯。~怒。 遇着:接~。~觉(jué)。~目惊心。~角(jiǎo)。~景生情。~类旁通。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忽有所~。

篱笆:~篱。 屏障,保卫:~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属。~国。~镇。~邦。削~。称~(自称属国)。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退』

《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內切,推去聲。 《玉篇》郤也。 《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 《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 《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遜讓也。 《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 《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又返也。 《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 《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 《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 《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註》淺紅也。  又𨓤。 《玉篇》古文退字。註詳辵部六畫。

『触』

《古今注》音紅。白魚赤尾者曰触。一曰魧。或曰雌者曰白魚,雄者曰触魚。亥集有𩶥字,同。魧,原从角从亢作。  又𩵸,魧字之譌。 《唐韻》尺玉切《集韻》《韻會》樞玉切,𠀤衝入聲。 《說文》牴也。 《易·大壯》羝羊觸籓。 《前漢·元帝紀》去禮義,觸𠛬法。 《荀子·議兵篇》觸之者角摧。 《揚子·太𤣥經》星辰不相觸。  又《玉篇》據也。 《增韻》污也。  又觸衣。 《本草綱目》褌襠,一名觸衣。  又人名。 《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以師觸。 《註》樂師名。  又姓。 《史記·趙世家》左師觸龍。  又《集韻》昌句切,芻去聲。亦牴也。 《揚雄·羽獵賦》票禽之紲踰,犀兕之牴觸,熊羆之拏攫,虎豹之凌遽。觸叶遽,遽音詎。師古讀。 《集韻》亦作觕。

『藩』

《唐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𠀤音翻。籬也。 《易·大壯》羝羊觸藩。 《爾雅·釋言》樊藩也。 《疏》樊圃之藩也。  又域也。 《莊子·大宗師》吾願遊于其藩。  又《韻會》與蕃通。屛也。 《詩·大雅》价人維藩。  又通轓。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 《註》藩,今時小車,漆席以爲之。  又附袁切,音煩。 《爾雅·釋草》蕁,䒞藩。 《疏》藥草知母也。  又《韻補》方文切,叶音分。 《韓愈·苗夫人墓銘》或毗于王,或式于藩。是生夫人,載穆令聞。 《五經文字》藩本藩籬字,亦作藩屛字,今獨用爲藩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