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迍邅


   犹言进退两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ìn tuì chù zǔ
成语注音 ㄐ一ㄣˋ ㄊㄨㄟˋ ㄔㄨˋ ㄗㄨˇ
成语简拼 jtcz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進退迍邅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言进退两难。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甘受些饥寒苦楚,怎当的进退迍邅。”


成语典故

犹言进退两难。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甘受些饥寒苦楚,怎当的进退迍邅。” 见“进退两难”。元·无名氏《合同文字》1折:“甘受些饥寒苦楚,怎当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入,往里去:~见。~谒。~谗。 吃,喝:~食。~餐。滴水未~。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奉上,呈上:~言。~奉。~献。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 脱落:~色。~毛。减~。 和柔的样子:~然。 迟缓,畏缩:“求也~”。

〔~邅(zhān)〕❶路难行不进的样子,如“涂~~其蹇连。” ❷困顿失意,如“英雄有~~,由来自古昔。”

难行不进:“屯如~如,乘马班如。” 艰险:“下江忘其险,入漕忘其~。” 转,改变方向:“~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退』

《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內切,推去聲。 《玉篇》郤也。 《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 《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 《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遜讓也。 《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 《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又返也。 《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 《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 《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 《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註》淺紅也。  又𨓤。 《玉篇》古文退字。註詳辵部六畫。

『迍』

《廣韻》陟綸切《集韻》《韻會》株倫切,𠀤音屯。 《玉篇》迍,邅也。  又《廣韻》徒渾切,音豚。義同。

『邅』

《廣韻》《集韻》《韻會》𠀤張連切,音旃。 《集韻》迍邅,難行不進貌。 《易·屯卦》屯如邅如。 《楚辭·哀時命》蹇邅迴而不能行。  又《廣韻》持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𠀤𧾍上聲。轉也,逐也。 《屈原·離騷》邅吾道夫崑崙。 《註》邅,轉也。楚人名轉曰邅。  又《楚辭·九歎》邅彼南道兮以征夫宵行。 《註》言已放逐而流轉江南也。  又《廣韻》除善切《集韻》丈善切,𠀤𧾍去聲。移也。  又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