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ō tāi huàn gǔ

脱胎换骨


拼音 tuō tāi huàn gǔ 
注音 ㄊㄨㄛ ㄊㄞ ㄏㄨㄢˋ ㄍㄨˇ
繁体 脫胎換骨

词语解释

脱胎换骨    [tuō tāi huàn gǔ]

1   道教徒认为人在苦修得道之后,就能脱下胎,换上骨。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be reborn; change completely and thoroughly; create new things out of the old; turn over a new leaf;


引证解释

1   道教谓修炼得道,脱去凡胎而成圣胎,换易凡骨而为仙骨。参见“脱胎”。

2   指诗文取法前人而化为己出。

3   形容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国语辞典

脱胎换骨  【tuō tāi huàn gǔ】

1   原指修炼得道,脱换凡人之躯壳而成仙。比喻澈底改变。宋·葛长庚〈沁园春·要做神仙〉词:「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也作「换骨脱胎」、「抽胎换骨」。

  《西游记·第二七回》:「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
   洗心革面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