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
《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循:依照,顺着。指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逐渐推进或提高。《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宋.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清史稿.于式枚传》:“惟在朝廷本一定之指归,齐万众之心志,循序渐进,先设京师议院以定从违,举办地方自治以植根本,尤要在广兴教育,储备人才。”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亦作“循次而进”。唐.韩愈《答窦秀才书》:“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偏正 循,按照;渐,逐渐。顺序向前,逐步深入。王蒙《名医梁有志传奇》:“研究开拓是好的,但是一定要抓好基本功,~,这样才能做成几件实事,好高骛远则只能是空中楼阁。”△多指工作学习不断提高。→按部就班 由浅入深 行远自迩盈科后进 ?一步登天。 也作“循次而进”。
遵守,依照沿袭:遵~。因~。~环。~规蹈矩。 古同“巡”,巡行。
次第:顺~。秩~。次~。工~。程~。~数。 排列次第:~次。~列。 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言。~跋。~曲。~幕。~论。 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 指季节:四~。 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进。~~。~次。~悟。~冉(逐渐)。防微杜~。 加剧:疾大~。 疏导:~九川。
浸:~渍。~洳(浸湿)。~染。~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 流入:东~于海。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入,往里去:~见。~谒。~谗。 吃,喝:~食。~餐。滴水未~。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奉上,呈上:~言。~奉。~献。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 《正韻》詳倫切,𠀤音旬。 《爾雅·釋詁》自也,率循也。 《說文》行順也。 《禮·射義》卿大夫以循法爲節。 《史記·循吏傳》奉職循理,亦可以爲治,何必威嚴哉。 《前漢·賈誼傳》此業壹定,世世常安,而後有所持循矣。 《註》執持而順行之。 又《增韻》依也。 《左傳·昭七年》循牆而走。 《二十三年》循山而南。 《註》依山南行也。 又《廣韻》善也。 又《玉篇》循次序也。 《論語》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又《韻會》循環,謂旋繞往來。 《史記·高帝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又巡也。 《前漢·宣帝紀》遣使者循行郡國,問民所疾苦。 又《正韻》循,摩也。 《前漢·李陵傳》數數自循其刀環。 《註》循,謂摩循也。 又撫循,慰安也。 《前漢·蕭何傳》拊循勉百姓。 《趙充國傳》拊循和輯。 又《廣雅》述也。 《前漢·馮立傳》立爲西河上郡太守,居職公廉,與其兄野王相似。吏民歌之曰:大馮君,小馮君,兄弟繼踵相因循。 又無所作爲曰因循。 《韓愈·酬裴功曹詩》多才自勞苦,無用秖因循。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蹲循,逡巡也。
『序』《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𠀤音緒。 《爾雅·釋宮》東西牆謂之序。 《註》所以序別內外。 《疏》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 《集韻》或作㘧䦽。 又《玉篇》學也。 《禮·王制》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 《註》東序,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西序,小學,在西郊。 又《明堂位》夏后氏之序也。 《孟子》殷曰序。 又《玉篇》長幼也。 《孟子》長幼有序。 又《廣雅》次也。 《詩·大雅》序賔以賢。 《箋》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 《周禮·春官·小宗伯》掌四時祭祀之序事。 《註》次序之時。 又姓。 《禮·射義》序點揚觶。 《疏》序氏點名也。 又《韻會》敘,通作序。 《爾雅·序疏》敘𨻰此經之旨。孔子作書序,子夏作詩序,故郭氏亦謂之序。 又與緒通。 《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端序則見長而愈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