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来到悬崖而能勒住奔马。指面临危境险地而能自制止步,及时回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书生曰:‘然则子仍魅我耳。’推枕遽起,童亦艴然去。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慧矣。”亦作“临崖勒马”。元.郑光祖《智勇定齐》三折:“这厮不识咱运机,将人来紧追袭,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野叟曝言》五六回:“素臣太息道:‘亏得老襟丈临崖勒马,不然,以祖父世传之产业,而换几根筹马,岂不伤心。”亦作“勒马悬崖”。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幸道力原深,故忽迷忽悟,能勒马悬崖耳。” 偏正 悬崖,高又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马即止步。比喻人至危险地步时,忽然悔悟,终免堕落。李晓明、苗冰舒《风扫残云》:“我希望你~,回头是岸!”《闽都别记》上:“若贪富贵,纵淫欲,恋而不舍,至~,江心补漏,迟矣!”△常用于劝戒犯了错误或犯罪要赶紧回头,以免后悔莫及。→迷途知返 浪子回头 回头是岸 ?执迷不悟 一错再错。也作“临崖勒马”、“勒马悬崖”。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距离远:~隔。~殊。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 公开提示:~赏。
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山~。悬~。~谷。~壑。~壁。~葬(悬棺葬)。~岸。悬~勒马。 边际:~略(大略,梗概)。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 强制:~令。~索。 统率:~兵。 雕刻:~石。~碑。~铭。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紧。 方言,强制,逼迫。
《集韻》《韻會》《正韻》𠀤宜佳切,音睚。 《說文》高邊也。从屵,圭聲。 《徐曰》水邊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 《郭璞·江賦》觸曲崖以縈繞。 又珠崖,郡名。在南海,漢武帝置,地居海中,產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 又洪崖,仙人名。 《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 又不和物曰崖岸。宋張詠性剛介,自號乖崖,言乖則違衆,崖不和物也。 又《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音儀,義同。○按《說文》厂部厓訓山邊,屵部崖訓高邊,分厓崖爲二,韻會因之,以山邊屬睚音,高邊屬儀音,似泥。
『勒』《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𠀤楞入聲。 《說文》馬頭絡銜也。从革,力聲。一說馬轡也,有銜曰勒,無曰羈。 《釋名》絡也。絡其頭而引之。 《玉篇》馬鑣銜也。 《前漢·匈奴傳》鞌勒一具。 又《增韻》抑也。 《玉篇》抑,勒也。 又刻也。 《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誠。 《註》刻名于器,以備考驗。 又《廣韻》石虎諱勒,呼馬勒爲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