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uǒ     
注音:ㄍㄨㄛˇ
部首:
总笔画:8

统一码:U+679C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60904

五笔86:JSI

仓颉:WD

规范编号:49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26524

CSS代码:\679C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fruit; result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竖 折 横 横 横 竖 撇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uǒ   ㄍㄨㄛˇ

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实。~品。~木。结~(a.结出果实;b.事情的结局或成效)。 结局,与“因”相对:因~。成~。 坚决:~决。~断。 确实,真的:~真。如~。 充实,饱足:~腹。 姓。


fruit; result
Frucht (S)​,Obst (S)​,Ergebnis, Resultat (S)​,wirklich, tatsächlich, wie erwartet (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uǒ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2) 同本义 [fruit] 果,木实也。——《说文》 艮为果蓏。——《易·说卦》 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 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 五果为助。——《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明· 刘基《卖柑者言》 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果布(果品与布帛);果馔(果品与菜肴);果谷(果类与谷类);果正(正果。亦指转世);果桌(果卓。摆设筵席用的桌子);草果;荚果;浆果;果瓜(供果用的甜瓜);果茹(瓜果蔬菜);果隋(瓜果);果蔗(一种供鲜食的甘蔗) (4) 结果 [result]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南史·范云传》附范缜 敌人既然敢犯罪,他就该自食其恶果! (5) 又如:果验(应验);战果;效果;成果;自食其果;恶果 (6) 通“祼”( guàn)。古代帝王以酒祭奠祖先或赐宾客饮之礼 [sacrificial ceremony of pouring water to irrigate the field] 大宾客则摄而载果。——《周礼·春官》 以待果将。

词性变化


  guǒ  

<形>

(1) 果敢,果断 [resolute;courageous and resolute] 由也果。——《论语》。苞注:“谓果敢决断也。” 其身果而辞顺。——《国语·晋语》。注:“谓敢行其志也。” 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国语·周语中》 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仁。——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2) 又如:言必行,行心果;果谲(果敢而多谋的计谋);果直(果敢正直);果烈(果敢刚毅);果侠(果敢仗义);果劲(果敢强劲);果行(果断的行动);果志(果断之志);果勇(果断勇猛);果悍(果断勇猛) (3) 通“裸”( luǒ)。赤体。赤露 [naked] 东龟曰果属。——《周礼·春官·龟人》


  guǒ  

<动>

(1) 吃饱 [fill] 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唐· 柳宗元《赠王孙文》 (2) 又如:果腹;果足(盘缠;旅费) (3) 实现。凡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不合的称不果 [realize]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guǒ  

<副>

(1) 果然,当真 [really]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审知故松山列难督师 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果不出所料;果尔(果真如此);果是(果然是);果若(果真) (3) 究竟,终于,到底 [after all;in the end]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连> 如果,假若 [if] 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果能如此




國語辭典

ㄍㄨㄛˇ

guǒ 

植物所结的实。 如:「水果」、「干果」。 《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事情的成效或结局。 如:「成果」、「恶果」、「自食其果」、「前因后果」。 姓。如明代有果琳。


ㄍㄨㄛˇ

guǒ 

饱、充实。 如:「果腹」。 实现。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 《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又虑翁媪不肯离幼子,终日言义不果。」


ㄍㄨㄛˇ

guǒ 

坚决。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传》:「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


ㄍㄨㄛˇ

guǒ 

确实、的确。 《战国策·楚策一》:「齐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礼记·中庸》:「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ㄍㄨㄛˇ

guǒ 

假若、若是。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


《康熙字典》

【辰集】
【辰集中】
部首:
总笔画:8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火切,音裹。 《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易·說卦》乾爲天,爲木果。 《註》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 《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 《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 《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  又勝也,尅也。 《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  又決也。 《禮·內則》將爲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  又驗也。 《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  又釋氏因果。 《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  又果然,獸名。 《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  又《爾雅·釋蟲》果蠃,蒲盧。 《疏》細腰蠭也。  又與惈通。 《左思·吳都賦》風俗以韰果爲嫿。 《方言》惈,勇也,古字通。  又《集韻》《韻會》𠀤苦果切。音顆。果然。飽貌。 《莊子·逍遙遊》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同婐。女侍也。 《孟子》二女果。  又通裸。 《廣韻》赤體也。  又《集韻》《韻會》𠀤與祼通。 《周禮·春官·大宗伯》大賔客則攝而載果。 《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將。  又魯火切,音臝。 《周禮·春官·宗伯》龜人掌六龜之屬,東龜曰果屬。字从田从木,今趨便作果,俗作菓,非。


《说文解字》

【卷六】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古火切

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清代:段玉裁』


木實也。
上文言果多矣。故緫釋之。引伸假借爲誠實勇敢之偁。
從木。象果形


谜语

"果" 为谜底的谜语

  1. 木头插进太阳里 (打一字)

  2. 一木口中栽非杏也非呆 (打一汉字)

  3. 【解释】 “一木”口中栽=一+木+口=果。


  4. 一口在上,木字在下,莫把呆字猜 (打一字)

  5. 太阳高高挂,木头中间插 (打一字)

  6. 太阳挂在树顶上 (打一汉字)

  7. 【解释】 日 + 木 = 果。